校园新闻
XIAOYUANXINWEN
为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践行新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5月12日下午,高中政治教研组举行了主题教研活动,共研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本次活动由组长裴冀青主持,分为三个环节:罗梅芳老师专题发言、刘茜老师专题发言以及备课组组长教学策略交流探讨。
一、罗梅芳老师专题发言
罗老师的发言以“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让有限时间的时间发挥最大作用”为主题。她提出,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多、杂,导致学生对政治科目存在主观偏见;二是政治科目政治色彩浓厚,学生政治素养有待提高;三是教学时间的安排让学生囫囵吞枣,对知识的不熟悉导致学生运用效果较差,缺乏成就感;四是教师教学方式固化老旧,课堂趣味性有待提高。
根据出现的问题,罗老师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是选材精准,紧扣学生生活,降低认知疲劳和接受难度;二是不回避热点和社会问题;三是积累政治素材,归纳整理时政热点;四是知识体系化、逻辑清楚、简洁明了;五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性;六是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增强学生的认同感。罗老师的专题发言为高中政治组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通过剖析当前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改进路径,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提升育人时效注入了新动力。
高中政治大组教研主题
罗梅芳老师专题发言
二、刘茜老师专题发言
刘茜老师以“高中政治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题,从上课、习题评讲、月考后三个环节展开分享。
在上课方面,刘老师建议注重课前预习,课前预习5-10分钟。其次,精选PPT,例子选用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讲必修三的依法治国,运用《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提高学生兴趣,讲相关内容。最后,注重板书,构建学生知识体系。
在习题评讲方面,注意表扬学生,通过公开表扬优秀思路,增强学生成就感。
在月考后,可以根据答题卡找到相关问题,给学生留言,让学生感受到是被老师关注的,从而提升对政治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老师的发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吸引力,有望改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偏见,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对教师成长、课堂改革、学科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刘茜老师专题发言
三、高中年级各政治备课组长教学策略交流探讨
高一政治备课组组长彭世银老师强调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建议课堂教学案例以正面引导为主;高二备课组组长谢福海老师聚焦高二教学现状,提出教学进度滞后、备课课件质量参差不齐、一轮复习时间规划困难等问题,组内教师就此展开深入讨论并形成改进建议;高三备课组组长何希老师指出当前高三学生存在知识体系零散、时政热点与学科语言转换能力不足、问答题得分率偏低等问题,与会教师结合教学经验积极建言献策。
彭世银老师教学策略交流发言
谢福海老师教学策略交流发言
何希老师教学策略交流发言
组内教师交流探讨
教研之路,道阻且长;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全组教师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为后续教学开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总策划|胥 杰
策 划|党政办
来 源|高中政治组
文 图|彭世银
编 辑|陈祖益
文字校对|王秋茹
初 审|冯 梅
终 审|胥 杰
期号|总第1062期、2025第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