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XIAOYUANXINWEN
9月15日至9月19日,蓬溪中学高三各备课组分别赶赴成都,参加了由成都七中举办的“聚焦高考改革 推进双新教育 提升育人质量”名校联盟第十届教学研讨会。本次活动通过跨校交流,分享备考经验和育人方式,以促进教考结合,学考衔接,发挥好高三复习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正确导向作用,旨在更好地把握高考改革方向,优化高三复习备考策略,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一、聚焦新高考,共探高效复习路径
面对四川省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化,如何精准把握命题方向、优化复习课堂、提升学生综合应考能力,成为当前高三教学的核心议题。此次研讨会正是围绕这些一线教学需求,展开了多维度、跨学科的交流。九大学科分会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代表不仅分析了近几年新高考的试题特点与趋势,还分享了如何促进教考结合,学考衔接、优化高三复习备考策略实际案例。
二、我校教师代表深度参与,带来全新感悟
参会期间,我校各科备课组长认真聆听,结合本校教学实际,与其他学校教师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活动结束后,每一位组长都撰写了深刻而具体的会议感悟,从学科差异和教学共性中提炼出多条可落地、可推广的复习建议和方法。
(一)语文会场
本次语文教学研讨会高屋建瓴,聚焦新高考改革核心,为我校高三语文复习提供了有效思路。来自重庆一中的杨小康老师探讨了“现代文阅读复习思路”,以追本溯源、思路转换为主题促进教考思维转化,促进课堂提质增效;成都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陆杰老师倾囊相授,以小说复习为例分享了如何利用教材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关键能力,为我们指明了科学备考的方向;树德中学陈龙俊老师指出在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或备考中,我们应追求高效目标,达成有效目标。通过以上经验交流分享,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注重学生思维品质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化感悟为实践,助力学子高效冲刺2026年高考。
(二)数学会场
数学分论坛上,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全生老师就高三如何复习提了几点有效的方法:研高考、研讨教学方法、研究学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彬政老师提出了一轮复习存在的7类问题与5点思考,以及“三新”背景下一轮如何复习进行全面讲解;重庆市巴蜀中学校的李蔓莉老师:利器方可善事,实干才能成功----数学教学中优生的培养,研究怎么考、研究怎么教、研究怎么讲;四川省成都树德中学的思健老师:针对学优生的培养,启导辅助,学为主体;成都七中的夏雪老师: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1.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加强基础性考查;2.创新试题设计,突出思维能力考查;3.加强考教衔接,发挥导向作用。以上各名校骨干教师深入剖析了一轮复习的核心目标——教考结合、学考衔接,这让我明确了复习方向。未来教学中,我将更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梳理,结合情境化教学提升学生兴趣,优化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三)英语会场
在本次英语教学研讨会中,共有四位名师进行分享交流,来自河北衡水中学的戚华荣老师,杭州二中的朱旭峰老师,重庆巴蜀中学的徐薇老师,成都七中的朱曜老师,分别就高三英语教学复习备考提出了指导性教学策略。在以往的高三教学中,我们常常陷入“刷题-讲题-再刷题”的循环,侧重于语言知识的单向灌输和应试技巧的机械训练。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在于理念的革新。专家们反复强调,新高考背景下,英语试题越来越注重在真实、有意义的语境中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此次学习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我们紧张备考阶段的高三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动力。
(四)物理会场
物理分论坛聚焦“素养导向、思维进阶、精准备考”主题。重庆八中刘福林老师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与思考,强调强基计划下的物理教学要着重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奠基、探究能力的激发和物理思维的深刻锤炼。成都七中马勇老师和张亚林老师展示了强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整合以及评价方式创新的具体做法。西安高新一中董景峰老师系统梳理了一轮复习的目标定位、整体规划与关键环节,强调“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的重要性。福建清流一中官汉聪老师分享了如何在一轮复习中高效利用有限资源,抓实抓细复习过程的管理。浙江镇海中学周金中老师从高考命题趋势与能力立意的角度,分析了一轮复习应关注的重点和能力提升方向。专家在强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整合以及评价方式创新中的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强基课程的优化在于精耕细作其内涵,而探索则需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更加开放、多元、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生态。
(五)历史会场
在历史分论坛上,多位老师围绕“高考一轮复习中《纲要》与选必教材融通的思考与实践”进行分享交流。其中巴蜀中学段钰山老师讲教材解构、重构与素养涵养,突出融通、概念、问题链和情境设计的重要性;人大附中朱峰老师强调依考情设计方案,关注历史脉络、纲要选必融通方法及史事理解;西安高新一中郭阿勇老师结合联考与高考,谈史纲与选必融通及授课方式转变;成都七中张振宇、王育明老师围绕一轮复习地位、教材功能、选必融通实践与困惑等问题展开论述。通过学习,收获良多,在此后复习中我们将结合学习内容和本校实际,不断实践与探索,努力增强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六)化学会场
化学分论坛聚焦“深研真题、精析策略、高效备考”主题。山西大学附中冯伟老师深度剖析了化学反应原理的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强调高三复习需引导学生建立“速率与平衡”的核心认知模型,通过“斜率即速率,平台即平衡”等思维方法破解图像难题,实现从知识表层到原理本质的跨越。来自重庆、太原、成都等地的多位专家则分有机化学、物质结构、化工流程等专题,分享了一系列基于真实情境、强化思维进阶的复习教学策略。此次研讨会为我们指明了精准备考的方向,为高效扎实的一轮复习提供了重要参考蓝本。
(七)生物会场
本次生物教学研讨会上,成都七中王倩老师、重庆一中曹潇潇老师、衡水中学李丽娜老师、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徐登峰老师、南宁第三中学黄小斌老师分别剖析了近几年高考真题案例,指出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并分享了一轮复习教学策略:一是以题导课,解构真题,回扣课标,把握考点,提升思维品质。二是分层深化内容,拓展期刊,论文的阅读与研究。三是遗传为王,融合为冠。四是集体备课,增加教师知识的储备量,与时俱进。五是善用Ai,让Ai为教学赋能。通过五位老师的倾囊相授,为我们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指明方向,我们将把学到的理解清楚,运用于日常教学,力求有效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八)政治会场
本次政治分论坛以“系统规划、精准施策、素养落地”为主题,汇集了多地名校的备考智慧。成都七中冯芳老师精准剖析高考命题趋势,为复习指明方向;王丹老师创新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维备考体系,构建系统复习路径。重庆一中刘涛老师分享了契合重庆考情的“精准诊断+集体备课”实践模式,华南师大附中李鵾老师则强调了知识结构化与差异化训练的广东经验。与会专家一致倡导将真实情境与学科思维深度融合,为一轮复习提供了扎实有效、可推广的实践方案。此次研讨会收获颇丰,特别是专家老师分享的命题趋势分析和‘宏观—中观—微观’三维体系构建系统路径,为我们创新教学设计和提升复习实效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九)地理会场
地理分论坛深度剖析了“地貌”这一核心主题的教学重构。合肥一中吴燕老师提出的“加减法”模型,将侵蚀作用本质归结为“物质减少”,通过逻辑推演将动态的地貌过程转化为清晰的思维路径。多位专家指出地貌教学应与“人地关系”紧密结合,关注地貌与灾害、资源、工程、农业的关联。西安高新一中党平老师通过创造乡土情景“大别山造山带”,让学生对比图表、绘制形成过程图,培养地理思维。成都七中谢川老师示范了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三个递进的活动构成从易到难、从表象到本质的完美学习序列。
三、总结
教育因交流而生动,因共享而丰盈,因协作而深远。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卓越高中城际联盟搭建了高层次的教学对话平台,更凝聚了“双新”背景下高三复习教学的共识与智慧,为蓬溪中学高三复习备考注入了前沿理念与宝贵经验。以此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整合专家意见和指导方法,优化复习策略、提升课堂效能积极转化学习成果,着力推动教学理念更新、课堂模式转型与评价机制优化,为高三学子全力护航!
总策划|胥 杰
策 划|党政办
来 源|教务处
文 图|唐 鑫
编 辑|陈祖益
文字校对|王秋茹
初 审|冯 梅
终 审|胥 杰
期号|总第1151期、2025第150期